机器设备评估现场勘查要点


发布时间:

2022-01-24

摘要:机器设备,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一些制造型企业中,可能占全部资产总额的八成以上。对机器设备价值的合理评估,对企业及相关当事方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及近年来因机器设备评估导致的司法风险,结合新评估准则,阐述在机器设备评估时现场勘查的一些要点,以期能解决在机器设备评估中减少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仅以鉴。 一、机器设备的定义 机器设备是指由金属或其他材料组成,由若干零部件装配起来,在一种或几种动力驱动下,能够完成生产、加工、运行等功能或效用的装置。 资产评估中的机器设备泛指企业持有的、为生产经营而购入或持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器具、机器设备组合等。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设备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及生产效益的基本因素。因此,机器设备评估在整个资产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资产评估职业准则-机器设备》中明确规定:在执行机器设备评估业务时,应当对机器设备进行现场逐项调查或者抽样调查,确定机器设备是否存在、明确及其设备存在状态并关注其权属。如果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勘查,应当充分考虑抽样风险。因客观原因等因素限制,无法实施现场勘查的,应当采取措施加以判断,并予以披露。现场勘查是后期评估作价的重要依据,亦是评估工作底稿制作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其在评估环节中的重要性足矣引起评估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现场勘查的要点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利用机器设备使用单位所提供的技术档案、检测报告、运行记录等历史资料,利用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对机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做出判断。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鉴定。 从实践角度出发,笔者总结出对机器设备现场勘查的六个要点,即:核实、查看、询问、记录、调整、沟通。 (一)核实 即核实权属。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产评估申报表现场核实设备权属的真实性。通过对比申报表、明细账记录与机器设备相关的产权资料(资产购置发票、采购合同及抵押担保等情况);确定资产的权属、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及总价等信息是否与申报表信息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对被评估单位提供的产权资料的真实性识别显得尤其重要。评估专业人员无专业检测工具,可能无法识别一些别有用心的虚假材料,必要时可通过询证、技术鉴证等手段验证权属资料的真实性。 (二)查看 即查看设备的存在性及现时状况。一是要查看设备是否存在。《资产评估职业准则-机器设备》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现场可以逐项调查或者抽样调查,确定机器设备是否存在。为应对评估业务后期可能出现的司法风险,在评估计划的制定环节,要对所评估机器设备全盘了解并根据重要性进行分类,对单位价值量较大的机器设备一定要尽可能的逐项进行现场查看,以确定其存在性。对于单位价值量较小的单项资产可以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二是要查看设备的现时状况。包括使用状态、维修保养、大修、工作强度等情况。三是要留意设备的安装状况,要勘查设备是否有预埋基础、是否定制或自制、是否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四是要查询相关的设备权证信息,确认设备权属的真实性及合法性,2015年6月1日以后购入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可以采用扫描二维码、发票真伪查询网站等方式进行相关发票真伪的查询,确定发票金额及内容的真实性。五是在工商登记网、人民法院等网站上进行查询,看设备是否存在涉诉、抵押、担保等信息。 (三)询问 询问企业相关人员,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一般而言,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对机器设备的管理上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购入的每项机器设备都会在明显的位置进行标识,标明设备的规格型号、进场时间、管理人员、所属车间、运行和维修维护情况等。这时,评估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对标识信息的查看掌握设备的现实状况。评估人员只需对领勘人员进行简单的设备运行问询即可。但是对于设备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现场领勘人员有可能是单位派驻的财务人员,对机器设备不甚了解甚至找不到机器设备所处位置,导致评估专业人员无法对机器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及工作强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丧失重要的设备运行信息。此时,就需要被评估单位协调相关的采购人员或机器设备安装人员进驻现场,以备评估专业人员的询问。 (四)记录 记录分为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纸质记录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前三项流程中了解到的信息。纸质记录需由企业领勘人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在勘查记录上签字确认;电子记录即对设备进行拍照或者摄像。拍照应有技巧,即对设备的整体外观和铭牌、内部构造、企业自行编制的标识等信息。同时要尽可能的留存评估机构现场勘查人员及领勘人员的合照信息及访谈视频。 (五)调整 由于申报表基本上是由企业财务人员根据账务记录信息提供给评估机构的,在填制机器设备评估申报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等因素导致申报表信息、账务记录信息与实际的设备信息记录不符。出现这种状况的,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信息对相关的申报表进行调整并让相关人员在调整记录上签字(盖章)。 (六)沟通  综合以上五点,评估专业人员基本上能确定设备的存在性、合法性及现实使用状况等信息。但是,由于设备种类的多样性及勘查的复杂性,现场查勘时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无法逐项查勘、企业安排的领勘人不清楚情况、被评估方不配合现场勘查、评估专业人员不了解设备、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勘查、刻意隐瞒等情况。此时,评估专业人员应该与相关当事方、专业工程师及时沟通,尽可能多方了解所评估设备的物理信息及特性,同时,向工商局、车管所等部门了解设备的抵押、担保等情况,为合理定价及披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随着中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机器设备不断被淘汰,高端智能设备不断出现,制造工艺也在发生重大突破,高效率生产工具和设备不断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评估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估人员也应该不断学习进步、发散思维,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为评估行业的发展贡献独有的力量。

摘要:机器设备,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一些制造型企业中,可能占全部资产总额的八成以上。对机器设备价值的合理评估,对企业及相关当事方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及近年来因机器设备评估导致的司法风险,结合新评估准则,阐述在机器设备评估时现场勘查的一些要点,以期能解决在机器设备评估中减少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仅以鉴。

一、机器设备的定义

机器设备是指由金属或其他材料组成,由若干零部件装配起来,在一种或几种动力驱动下,能够完成生产、加工、运行等功能或效用的装置。

资产评估中的机器设备泛指企业持有的、为生产经营而购入或持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器具、机器设备组合等。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设备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及生产效益的基本因素。因此,机器设备评估在整个资产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资产评估职业准则-机器设备》中明确规定:在执行机器设备评估业务时,应当对机器设备进行现场逐项调查或者抽样调查,确定机器设备是否存在、明确及其设备存在状态并关注其权属。如果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勘查,应当充分考虑抽样风险。因客观原因等因素限制,无法实施现场勘查的,应当采取措施加以判断,并予以披露。现场勘查是后期评估作价的重要依据,亦是评估工作底稿制作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其在评估环节中的重要性足矣引起评估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现场勘查的要点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利用机器设备使用单位所提供的技术档案、检测报告、运行记录等历史资料,利用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对机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做出判断。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鉴定。

从实践角度出发,笔者总结出对机器设备现场勘查的六个要点,即:核实、查看、询问、记录、调整、沟通。

(一)核实

即核实权属。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产评估申报表现场核实设备权属的真实性。通过对比申报表、明细账记录与机器设备相关的产权资料(资产购置发票、采购合同及抵押担保等情况);确定资产的权属、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及总价等信息是否与申报表信息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对被评估单位提供的产权资料的真实性识别显得尤其重要。评估专业人员无专业检测工具,可能无法识别一些别有用心的虚假材料,必要时可通过询证、技术鉴证等手段验证权属资料的真实性。

(二)查看

即查看设备的存在性及现时状况。一是要查看设备是否存在。《资产评估职业准则-机器设备》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现场可以逐项调查或者抽样调查,确定机器设备是否存在。为应对评估业务后期可能出现的司法风险,在评估计划的制定环节,要对所评估机器设备全盘了解并根据重要性进行分类,对单位价值量较大的机器设备一定要尽可能的逐项进行现场查看,以确定其存在性。对于单位价值量较小的单项资产可以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二是要查看设备的现时状况。包括使用状态、维修保养、大修、工作强度等情况。三是要留意设备的安装状况,要勘查设备是否有预埋基础、是否定制或自制、是否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四是要查询相关的设备权证信息,确认设备权属的真实性及合法性,2015年6月1日以后购入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可以采用扫描二维码、发票真伪查询网站等方式进行相关发票真伪的查询,确定发票金额及内容的真实性。五是在工商登记网、人民法院等网站上进行查询,看设备是否存在涉诉、抵押、担保等信息。

(三)询问

询问企业相关人员,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一般而言,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对机器设备的管理上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购入的每项机器设备都会在明显的位置进行标识,标明设备的规格型号、进场时间、管理人员、所属车间、运行和维修维护情况等。这时,评估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对标识信息的查看掌握设备的现实状况。评估人员只需对领勘人员进行简单的设备运行问询即可。但是对于设备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现场领勘人员有可能是单位派驻的财务人员,对机器设备不甚了解甚至找不到机器设备所处位置,导致评估专业人员无法对机器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及工作强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丧失重要的设备运行信息。此时,就需要被评估单位协调相关的采购人员或机器设备安装人员进驻现场,以备评估专业人员的询问。

(四)记录

记录分为纸质记录和电子记录。纸质记录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前三项流程中了解到的信息。纸质记录需由企业领勘人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在勘查记录上签字确认;电子记录即对设备进行拍照或者摄像。拍照应有技巧,即对设备的整体外观和铭牌、内部构造、企业自行编制的标识等信息。同时要尽可能的留存评估机构现场勘查人员及领勘人员的合照信息及访谈视频。

(五)调整

由于申报表基本上是由企业财务人员根据账务记录信息提供给评估机构的,在填制机器设备评估申报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等因素导致申报表信息、账务记录信息与实际的设备信息记录不符。出现这种状况的,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信息对相关的申报表进行调整并让相关人员在调整记录上签字(盖章)。

(六)沟通

 综合以上五点,评估专业人员基本上能确定设备的存在性、合法性及现实使用状况等信息。但是,由于设备种类的多样性及勘查的复杂性,现场查勘时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无法逐项查勘、企业安排的领勘人不清楚情况、被评估方不配合现场勘查、评估专业人员不了解设备、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勘查、刻意隐瞒等情况。此时,评估专业人员应该与相关当事方、专业工程师及时沟通,尽可能多方了解所评估设备的物理信息及特性,同时,向工商局、车管所等部门了解设备的抵押、担保等情况,为合理定价及披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随着中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机器设备不断被淘汰,高端智能设备不断出现,制造工艺也在发生重大突破,高效率生产工具和设备不断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评估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估人员也应该不断学习进步、发散思维,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为评估行业的发展贡献独有的力量。